close

和記者談了一個多小時, 出來小小的一篇報導. 但是寫得非常好, 這個混亂的時代中, 還是有專業記者的. 報導出現後接到幾個出版社的詢問, 順便知道了很多出版界的現況, 倒是始料未及的收穫.

沒有一個資優生會覺得自己資優啦, 一來努力是一種樂趣, 二來因為強者太多了, 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努力. 有時可以停下來看看風景, 但是不要忘記一直往前走比較重要.

----

記者薛荷玉/台北報導

一般人對資優生的刻板印象,無非聰明絕頂、自私自利、勾心鬥角。「這絕對是外行人的說法。」剛帶領我國數學奧林匹亞代表隊出國比賽、拿金牌的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,即將把他在建中擔任資優班導師多年的體驗,寫成國內第一本資優班紀實,告訴學生及家長「順其自然最好!」

游森棚將把幾年來與建中資優生相處的三、四十個小故事寫下來,集結成「我的資優班」一書,希望能打破外界對資優生的偏見。

有人以為資優生就是不必苦謮、也能輕鬆贏別人。游森棚說,以前資優班上有個學生在高一時告訴他,未來想參加資訊奧林匹亞競賽,游森棚就找了一本大二程度的演算法給他,「整整1100多頁的書,他每天都帶在身上,花了一年時間自修學完。」

「天分是上天給你的,努力是人為的。」游森棚常對學生說,「資優也許是天生,但資優的態度可以學習!」他認為,資優班上的學生都具有很強的內在驅動力,「他們享受努力,且樂在其中。」

如何帶領建中這群「資優生中的資優生」?游森棚表示,首先是認識他們的個別差異,滿足他們的求知渴望,接下來就是在做人處事上給他們更多引導,教他們合作、發揮同理心,「體會到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幸運。」

教合作,游森棚要求掃地時,每個人都要掃;比賽時,每個人都要到場,無論是英文話劇、排球比賽、合唱比賽,游森棚也要求全員參與,「原因很簡單,我們是一個班,同學是你一輩子的伙伴。」游森棚還要求他們在課業上互相討論,不可以留一手,這讓每個人進步更快、勝過獨自摸索。

有趣的是,游森棚說,教育資優生的家長,往往比教資優生還難。「我帶的這些數學奧林匹亞選手,沒有一個是父母刻意培養、補習補出來的。」游森棚指出,對待資優生的最好的方法,就是順其自然、不揠苗助長,也不見得要超齡跳級。

「要給他一個環境,但環境不只是設備;要給他一個展望,但展望不要變成壓力;要給他一份期許,但期許不等於分數。」游森棚把「三要三不」列為對教育資優生的最重要原則。


這是一篇好文章...一個我很佩服的學長...游森棚...才大我6歲...成就卻大我好幾倍...很喜歡他的風格...
連他出的自修...我都有好好保存喔...甚至我以後研究所要走的領域...也是受了他的些許影響...
真的...他會是台灣...一個耀眼的數學之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河 的頭像
    小河

    小河的家

    小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